民進黨政府日前重組國安局外圍智庫,希望在兩岸制度性聯絡及協商機制停擺的狀況下,另闢「二軌」,但在兩岸共同政治基礎尚未重建之前,要想「二軌」發揮功能,可謂難上加難。 蔡英文總統五二O就職之後,陸委會與國台辦之間的聯繫溝通機制以及海基會與海協會的協商談判機制,都隨之同步中斷。這些天來,儘管台灣方面一直試圖以電話、傳真與簡訊等各種方式與大陸聯繫,但大陸方面始終置之不理;非但高層之間「零互動」,對台灣所有的傳真、簡訊,大陸也都是「已讀不回」。陸客旅行團車禍事件爆發後,陸委會及海基會一直設法營造兩岸溝通協商機制己經重新啟動的氛圍,更被大陸方面斷然否認。 面臨「一軌」完全停擺的困境,蔡總統不斷試圖另闢徯徑,建立「二軌」,突破大陸的防線;亞太和平基金會與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的人事改組,就是典型的例子。成立於一九九七年的遠景基金會主要從事國際事務研究、戰略與安全研究以及中國大陸經濟分析;成立於二OO八年的亞太基金會,主要任務則為增進兩岸相互瞭解,發展良性互動,致力亞太地區和平之研究以及提升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 這兩個基金會雖然都標榜是做為政府決策研究的重要國家級智庫,實際上一直都是國安局的外圍組織,經常接受國安局的委託,進行「專案研究」;在過去八年中,這兩個基金會更成為馬英九總統兩岸政策的重要諮詢機構,「馬習會」的主要幕僚工作就由其承辦,其重要性與影響力可想而知。 原先這兩個基金會的董事長都由馬英九總統的大陸政策首席智囊趙春山兼任;改組之後,亞太和平基金會董事長由民進黨前主席許信良出任,執行長則為中山大學教授、國安會前諮詢委員林文程;遠景基金會董事長則由總統府前秘書長陳唐山出任,執行長則為台灣智庫副執行長賴怡忠。 表面看來,以許信良與陳唐山在綠營中的輩份,出任這兩個基金會的董事長,似乎綽綽有餘;何況許信良近年勤走大陸,也有一定的人脈關係,未來好像可以勝任愉快。不過,認真探討,這兩個機構能否發揮功能?不只要看主其事者的份量,更要看這些機構所遵循的政策。 兩岸之間「一軌」之所以中斷,就是因為蔡總統不肯承認「九二共識」,接受「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如果民進黨政府政策不變,大陸與其「二軌」進行實質互動,非但是自毀立場,而且也形同幫民進黨政府解套!因此,無論許信良在大陸有多少友人,林文程與大陸學界曾經有過多少接觸,只要蔡總統不改變立場,這些「二軌」都無法發揮功能,也絕對不可能替代「一軌」。 再說,改組後的這兩個基金會充斥綠營人馬,以深綠獨派著稱的陳唐山就負責遠景基金會,大陸怎會信任?再加納入許多官方代表,儼然已成「一軌半」,如此一來,大陸排斥「一軌」,卻又與半官方的「一軌半」打交道,豈不是自相矛盾? 總之,「一軌」也罷,「二軌」也罷,能否成功運作的關鍵不在人,而在政策,只要蔡總統認同「九二共識」、「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意涵,不管「一軌」或「二軌」,相信都會恢復暢通。 【中央網路報】
arrow
arrow

    q88wumoimq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